中国石油2023年经营业绩解析(上篇)
油市如海,从未有潮平如镜时。
2023年,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大宗石化产品市场走势总体不佳、实现油价同比大幅下降16.8%的情况下,中国石油加强各产业链、各子集团间的高效协同,发挥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综合性”优势,实现了经营业绩逆“市”上扬,再创历史新高,走出了一条质效双升的非凡之路。
成绩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回首过去,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辉煌的业绩是否蕴藏着更深层的经营智慧?何种力量锻造了中国石油转型升级的潜力与发展的新势能?
这些问题的背后,或许正是中国石油在油市波诡云谲中乘风破浪、逆流而上的关键所在。
打好“组合拳”
在风云变幻的油海波涛中,拨开油价下跌的迷雾,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当前形势,可以发现中国石油主营业务双轮驱动的优势更加突出。油气产业链条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不仅保障主营业务平稳高效运行,还助力了公司经营业绩节节攀升。
原油与天然气,不仅是中国石油主营业务中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营业绩的重要核心来源。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彼此相伴相行。
将目光聚焦2023年,尽管国际油价宽幅波动,但始终处于石油企业有效的盈利空间,为中国石油持续盈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无疑是“天帮忙”。然而,在结算油价同比大幅下降的同时,中国石油的经营业绩逆“市”上扬,再创历史新高,更多的是“人努力”在发挥关键作用。
人努力、天帮忙,但更多还是要靠人努力。作为中国石油主营业务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原油产业链一直是中国石油盈利的基本盘。
——从生产端来看,过去一年,中国石油突出经济可采储量,推进高效勘探,在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渤海湾等重点盆地取得一批重大突破和重要发现。与此同时,油气开发强化老油气田稳产和新区效益建产,原油产量同比增长0.8%。
——从加工端来看,过去一年,中国石油抢抓市场恢复有利时机,保持炼化业务高负荷生产,全球优化原油配置,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并加强库存管理,在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同时,实现增产增效。其中,国内加工原油量同比增长15.3%,创历史最好水平,盈利空间进一步扩大。
——从销售端来看,过去一年,中国石油抓住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恢复的有利时机,积极改进营销措施,强化产销协同,实现国内销售汽油、煤油、柴油同比增长17.3%,同时优化成品油出口,实现量效齐升。
从生产端到加工端再到销售端,中国石油通过优化生产运行、加强市场营销、推进一体化协同,保证了原油产业链的平稳运行,也牢牢守住了中国石油盈利的基本盘。
毋庸置疑,单凭一条产业链,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显得捉襟见肘。特别是在油价大幅波动的背景下,原油产业链的盈利会受到影响,进而考验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导致生产经营陷入被动局面。同时有专家也表示,相比原油,天然气桶油成本更低。当天然气产量当量在油气产量占比中超过一半时,就能有效化解油价下跌带来的经营风险。
作为一家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长期以来,中国石油一直坚持主营业务双轮驱动,逐渐形成协同发展的油气产业链条,打好油气业务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近年来,从油气并举到油气并重,从油气并重到优先发展天然气,再到快速发展天然气,天然气产业链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立足长庆、西南、塔里木、青海等气区,常非并举,突出上产、保供、提质、创效,在助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需求的同时,对中国石油业绩贡献值逐年提高。
——从生产端来看,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产量当量在油气产量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升,2020年历史性地超过原油产量。此后三年,一年一个台阶,于2023年达到53.5%。相比“远道而来”的进口天然气,国内天然气成本优势不言而喻,因此国内天然气产量的较快增长,也拓展了天然气产业链的盈利空间。以增产拓增利,有效发挥了天然气作为中国石油盈利“增量盘”的重要作用。
——从采购端来看,中国石油充分利用去年国际油气价同时、同比下降的“窗口期”,优化进口气资源池结构,新签署一批天然气购销合同,合理安排天然气进口节奏,有序开展套期保值,有效控制进口气成本。
稳中有升、互为补充的油气产业链条,成为守护中国石油主营业务盈利大盘的坚实堡垒。也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让中国石油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更加底气十足。
紧扣“综合性”
中国石油具备体量规模大、韧性比较强、政治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置身于国际油市这一“风暴场”,以其“综合性”的特色优势汇聚各业务发展合力,顺“市”而为,逆“市”而上,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
2023年,中国石油四大子集团及十家专业公司全面实现质效双升。这在中国石油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特别在实现油价同比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国石油以全产业链的规模增长和质量提升对冲油价下跌的效益损失,成效显著。
认真解构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四大子集团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更加清晰明确,布局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特别是作为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支持服务业务和金融业务深化一体化发展,促进深度融合,与油气主业形成有效协同的同时,不断拓展自身发展空间,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分别交出了一份亮丽的业绩答卷。
过去一年,作为油气两大产业链的强力支撑,支持服务业务积极开拓市场,以此扩大客户群体规模,增加销售额,并减轻对现有市场的依赖,进一步降低经营风险。其中,中油技服积极统筹优化市场布局,形成多个具备潜力的规模市场,同时依托核心技术和特色技术,全力保障增储上产,盈利空间进一步扩大。中油工程坚持抓营销、优结构,新签合同额创历史新高。立足广阔市场,持续深化自主技术推广应用,实现净利润超1亿元。昆仑制造作为刚刚成立的新公司,狠抓高端高效市场开发,强化装备技术研发,优化精益制造,高端高附加值收入占比达37%。
作为中国石油的一项重要业务,资本金融业务立足产业链资源,进一步整合公司的金融业务资源,充分发挥产融结合优势,促进资产和资本双重增值。过去一年,在汇率大幅波动的情况下,资本金融业务加强财务管理,有效发挥战略引领、价值创造、决策支持、风险防控作用,通过强化外币资产管理,控降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合理压降成本费用,提升企业生存能力,实现管理提升效益,进一步保持了一定规模的净利润水平。
各项经营指标箭头向上的背后,是中国石油“综合性”公司的特征更加鲜明、一体化协同更加高效、效益意识更加深入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驾驭未来市场、战胜各种危机的重要“法宝”。
发掘“增长极”
新的能源格局呼唤技术与产业的革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恰恰是加快形成新的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向“新”突围成为转型密码的今天,中国石油以“双碳三新”的布局走在前、做示范,开辟出一片市场新天地。
当下,全球能源市场格局正在加快重塑,在新一轮“跑马圈地”热潮中,谁能在能源转型上走在前列,谁必将掌握市场主动权。
在这一命题上,中国石油给出的答案是:持续向能源公司转型,以更加突出的“能源”底色和更加鲜明的“能源”特征驱动良性发展,挖掘更大市场潜力。
一张张屡创历史最好的“成绩单”,便是新发展定位在市场中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最好体现。在油气产业链稳健运行的同时,中国石油着眼未来,加强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始终坚持效益原则,致力于让“双碳三新”业务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长期以来,中国石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碳”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不断加快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步伐,唱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之歌”。
——从新能源业务来看,中国石油围绕效益和效率目标,时刻绷紧经营效益之弦,坚持“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精准化投入”原则,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三年前开始起步,如今已是蹄疾步稳。2023年底,中国石油新能源开发利用取得历史性突破,“油气热电氢”综合性供能格局初步形成,年开发利用能力达到1150万吨标煤,同比增长44%。与此同时,全年实现收入同比增加,有效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效益最大化的协调发展。
根据“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中国石油目前正处于清洁替代关键期,并且已经通过新能源开发利用和生产用能清洁替代实现与油气产业链的协同互补,拓展一定效益空间。以吉林油田为例,2023年,其新能源风光发电量已累计突破3.2亿千瓦时,自消纳发电创效达1.2亿元。此外,地热、氢能等新能源市场不断拓展,加速提级,为油气稳健经营提供有力支撑。
——从新材料业务来看,在“闯高端”新阶段中,中国石油洞察市场、科学研判,“产品巨人”开发高效推进,爬坡过坎成绩可圈可点。
过去一年,国内化工市场总体呈继续扩张态势,下游需求普遍不佳,供应宽松态势依然严峻,主要石化产品利润总体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在此背景下,中国石油新材料业务克服化工原料及产品出厂价格下降的不利影响,以较强的市场韧性实现了有效盈利。
在我国着力构建国内国外“双循环”的重要时期,化工新材料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而目前我国高端化工新材料产品的总体自给率为60%左右,自主创新成为新的市场突破口。过去一年,中国石油共开发化工新产品137个牌号,生产新材料137万吨,以60%的增长开辟出一片炼化转型新蓝海。
——从新事业来看,中国石油以“双碳”目标为抓手,深挖碳市场潜力,将绿色低碳发展本身作为收益持续增长的“蓄水池”。
据专家介绍,预计到2050年,我国年注入二氧化碳规模将达亿吨,经济规模将达万亿元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中国石油CCUS项目实施规模保持国内领先,年注入量已突破150万吨,在支撑碳减排的同时,有效提高了低渗透油田采收率,更具经济性。在碳资产开发方面,中国石油在运碳资产项目预期减排量为34.9万吨,已交易26.9万吨,实现了与碳市场的良性互动。
方向引领作为。如今,中国石油向“新”突围,在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有效抗击风险的同时,也为良好经营业绩的接续带来了新的期待。
新的“赶考路”充满变局与机遇。如何打好“组合拳”,紧扣“综合性”,发掘“增长极”,成为摆在能源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大风大浪中,中国石油正瞄准航向,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