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新材料产品年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王芳 特约记者 齐峰)2024年,中国石油新材料产品产量提前10天实现全年奋斗目标。新材料产品产量继2023年突破100万吨后,仅用1年时间再次实现“换字头”,标志着中国石油新材料产业进入蓬勃发展的加速期。
2021年以来,中国石油做实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事业各项工作。成立炼化销售和新材料子集团,实行事业部制改革,成立(新)材料事业部,首次将新材料业务提升到与炼油、基础化工业务同等重要的主营业务地位;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日本新材料研究院相继扬帆起航,新材料科技攻关体系构建按下加速键。注册成立蓝海新材料(通州湾)有限责任公司、昆冈先进制造(北京)有限公司,着力打造独山子、兰州、吉林、辽阳、蓝海五大新材料基地,新材料提速工程向纵深推进。连续两年时间,中国石油新材料产品产量以跨越式增长开辟出一片炼化转型新蓝海。
2024年以来,炼化新材料公司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快新产品产能、结构、品牌开发与升级,形成“研产销贸”一体化统筹管理模式,新材料产品产量和开发均取得显著成绩。
守正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2024年以来,开发化工产品新牌号超135个,产量比上年同期增加近20%。其中,气相法聚烯烃弹性体(POE)技术实现国内首次重大突破,产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地推动了POE国产化、规模化发展,打破国外产品长期垄断的局面。首个自主技术双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SSBR3540F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保障了我国轮胎领域产业链战略安全。高羧基丁腈橡胶XNBR2704、耐低温密封材料用丁腈橡胶NBR2306、低腈NBR18H等新产品指标均达到国际对标产品水平,实现了我国关键领域材料的自主可控。据隆众资讯等第三方统计,2023年,中国石油茂金属聚乙烯产量超过国产茂金属聚乙烯产量的60%,逐步确立起国内茂金属聚烯烃产品生产开发的领先地位。2024年,生产茂金属聚烯烃产品比上年增长43%,继续巩固国产茂金属产品“领头羊”的市场地位。
锐意进取,加速推进“产品巨人”建设。截至目前,中国石油“产品巨人”产品产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向产业链中高端迈出坚实步伐。其中,在石蜡生产方面,中国石油产量稳居全球第一,国内产量占比超过85%。2024年,低硫石油焦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达53%,稳居国内第一。在优等电极焦生产方面,位居全球前列、国内第一。在丁腈橡胶方面,兰州石化产能达到10万吨/年,位居全球第二、国内第一,其自主研发生产的羧基丁腈橡胶XNBR3304助力我国纺织行业用上国产丁腈橡胶。在溶聚丁苯橡胶生产方面,独山子石化是国内溶聚丁苯橡胶产能最大、产品最全的生产企业。在特色沥青生产开发上,相关产品已覆盖11个大类,水工、防水沥青市场占有率保持国内领先。
炼化新材料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牢记自身使命,从国家迫切需要和重大国计民生需求出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立足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加强高端材料的生产与开发,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为集团公司奋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筑牢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