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无人区 高原石油人上演生命救援
近日,一面承载着特殊分量的锦旗,跨越千里,几经辗转最终送到了青海油田采气二厂党群办公室。红底金字的“英勇无畏赴险地民间救援展大义”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这面锦旗的背后,承载着三名被困游客对救援人员深深的感激,也将大家的思绪拉回了7月初。
那是一个寒雨交加的凌晨,大柴旦滩间山无人区寒意刺骨,一场降雨让本就艰险的雅丹地貌更显凶险。三名游客身陷绝境,车辆深陷沙坑,通讯时断时续,寒冷与绝望在茫茫戈壁中蔓延。危急关头,派出所民警与青海油田员工联手,在寒雨夜色中展开紧急救援。
警情即命令,救援力量迅速集结
凌晨2时许,滩间山派出所接到求助,三名游客在国道315旁无人区驾车探险时,车辆陷入沙坑无法移动,且已迷失方向,当时气温骤降并伴有降雨,情况危急。经研判,游客最后出现位置在旧315国道旁约60公里的无人区腹地,夜间搜寻难度极大。
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同时紧急联系属地青海油田采气二厂请求支援。油田采气二厂迅速下组织人员,全力配合救援!
凌晨3时,油田采气二厂由安全生产办公室主任张毅与生产保障中心驾驶员张树勇分别驾驶救援车辆,冒雨奔赴现场。“救人要紧,得争分夺秒!”张毅出发时坚定地说。
无畏危险,雨夜寻人
救援队伍在颠簸的戈壁路上疾驰,雨势渐大,气温低至冰点。张毅、张树勇与民警一道,在黑暗中辨认方向,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默契配合,逐步缩小搜寻范围。
历经三个多小时搜寻,凌晨6时许,在距被困车辆约10公里处,发现了弃车徒步的一家三口。他们正蹲在坑洼处避寒,冻得瑟瑟发抖。看到救援车辆的灯光,三人眼中燃起了希望。
“快上车暖和暖和!”张毅打开车门扶三人上车。见孩子只穿单衣,小脸通红、不停发抖,他翻出备用衣物给孩子穿上,安慰道:“别怕,‘石油’叔叔来了。”
稍作休整,救援队伍赶赴车辆被困点。张毅带头下车,不顾寒风与沙土,和民警一同奋力推车。张树勇凭借丰富驾驶经验合力缓缓将车驶出沙坑。
救援结束,温暖加倍
车辆脱困时已近7点,晨光虽洒向戈壁,游客仍因陌生环境担心路途再遇危险,迟迟不敢动身。张毅和张树勇当即决定:“放心,我们送你们到冷湖小镇!”直至中午12点左右,众人将游客安顿在冷湖住宿点后才离开。
雨过天晴,戈壁滩上的阳光格外耀眼,映照着高原石油人的担当。他们以井场为家,守的是能源安全生产,更把“人民至上”刻进心里。他们不仅是完成了一次救援,更是用行动证明:哪里有需要,石油人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代风姣白婧芳)